11月11日上午,在黄龙岗村,在一片片晚稻收割后的广袤田地里,打捆机如同勤劳的巨兽般来回穿梭,以风卷残云之势,将堆积如山的秸秆迅速“吞入腹中”,经过一番高效“消化”后,把秸秆打包成一个个宛如“金砖”般的草捆。时下,在晚稻收割渐近尾声之际,秸秆回收工作在石门县磨市镇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成为当下备受瞩目的焦点。
这里每亩稻田大约能收集20个秸秆砖,每个秸秆砖重约30斤能卖7元钱,一亩水稻田的秸秆能增收140元,收割机一天能收集50亩30000斤秸秆,一天的秸秆收入约7000元。据了解,2024年磨市镇水稻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若在稻谷收割完后将所有秸秆打捆售卖,除开人工成本和机油成本,将为当地农户至少带来除粮食收成以外约60万元额外收入。村民郑伯满脸笑容地说:“以前啊,这秸秆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我们都不知道该拿它怎么办。现在可好了,镇政府出面帮忙联系收购和运输的人员,对我们这些农户来说,真是又省心又划算啊!”
近年来,磨市镇政府积极作为,大力鼓励群众对田间秸秆进行回收利用,力求让秸秆物尽其用。一部分秸秆经过处理后,摇身一变成为喂养牲畜的优质饲料;另一部分则被用于农作物种植时的覆盖材料,为耕地提供丰富的有机质。在磨市镇政府的努力推动下,秸秆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的华丽转身,让农户们在家门口就能够轻松增收,开启了一条环保与增收并行的发展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