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好医保重点民生保障仗,推动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早见效,今年以来,石门县医疗保障局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坚持创新与传承结合,重点与常规兼顾,全面深化医保经办服务改革,努力提高医保经办服务水平,全力做好民生保障工作。
为确保救助对象“全覆盖”,不断为参保群众减负担、增便利,县医保局每月通过医保系统提取参保群众异地就医数据,进行信息数据比对、关联政策综合评估分析、系统预测算,筛选筛查困难群众异地就医政策待遇未及时落实情况。把达到医疗救助报销标准而未及时到医保中心报销的人员信息提供给各乡镇(街道)、村(社区)。
“原来的救助对象在县外住院时,费用申报救助都是靠自己去办理,现在是医保局每个月将救助对象人员信息提供给我们,我们就由村干部上门收集齐资料,到医疗中心办理医疗救助报销。”新关镇医保站工作人员任建华说道。
家住新关镇新关社区的蒋祖华,2022年12月由于结肠肿瘤在长沙就医,即时结算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后,其政策范围内自付费用达到了医疗救助报销标准。得知蒋祖华的情况后,新关镇医保站工作人员主动联系,帮助他完成了救助报销。
“想不到在外地住院,乡里主动还联系我,说有医疗救助可以报销,然后和我一起办手续,一次性就办好了。”新关镇新关社区居民蒋祖华说道。
同时,县医保局通过优化医疗救助规程,实施经办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深度融合医保、民政、残联、退役军人等部门救助资源,充分挖掘数据内在关联,探索构建救助大数据模型,有力促进了医疗救助与部门救助的协同发力。
“我们聚焦高额医疗费用支出对象,建立大额医疗费用负担主动发现和预警机制,每月对低保对象等高额医疗自付费用数据推送给各乡镇、各部门,并加大帮扶力度,对部分患者医疗费用不在报销救助政策之内、负担过重的,由各部门根据高额医疗自付费用情况,按照相关政策落实待遇。”石门县医疗保障事务中心副主任高兵香表示。
家住楚江街道双红社区2组的邓付英,今年因患腰椎滑脱在湘雅医院住院治疗,共花费医疗费用104744.22元,基本医疗报销44559.57元,大病保险报销22881.4元,医疗救助18690.92元,合计报销金额86131.89元,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为91.32%。
“这次长沙住院花十万多块钱,个人只拿万把块钱,感谢这么好的政策。”楚江街道双红社区居民邓付英说道。
县医保局还将居民医疗救助与再救助纳入容缺办理范围,精简3类资料报送和优化5项流程,不断为参保群众减负担、增便利。截至 10月15日,已有 61名困难群众享受到“容缺办理”服务带来的便利,发放医疗救助金额 25.4万元。
“我去报销的时候,当时资料没有带齐,以为要白跑一趟,没想到医保局有一项容缺办理的服务,后来我有空的时候把资料补上去就可以了,真是太方便我们老百姓了。”病人家属陈英说道。
医疗救助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传递着医保温情。县医保局时刻秉承医保“为民、利民、便民”理念,以大数据赋能医疗救助工作提质增效,实现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的工作转变,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不断提升医疗保障实效,持续增强群众医保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截止到2023年10月,全县共实施一、二类救助对象门诊医疗救助4250人次,救助金额107.34万元;住院医疗救助 7997人次,救助金额 801.09万元;三类救助对象已救助23人次,救助金额21.32万元;再救助20人次,救助金额16.41万元。
“我们坚持精准执行医疗救助政策,确保应救尽救。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政务质效提升专项行动,推出更多优化服务举措,不断提升参保群众满意度,助力医保经办服务高质量发展。”石门县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飞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