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铺镇各村的田间地头,成片的紫云英正竞相绽放,汇聚成花的海洋。4月2日,新铺镇农技站邀请县农业农村局耕地质量保护中心技术人员对镇域内冬种绿肥紫云英示范片进行测产验收。
验收现场,技术人员随机选取2块田地分别实割紫云英进行测产,掌握紫云英绿肥产量情况。此次抽取的紫云英平均株高36厘米,经检测称重每平方米鲜草产量3.4公斤,亩均鲜草产量达1500公斤以上。
紫云英又名“红花草”,是我国稻田种植最为广泛的绿肥作物,也是优质的有机肥源,它固氮能力很强,培肥效果显著。一般亩产1500kg以上鲜草还田可减少尿素7-8kg,增加生物有机肥源,改良和培肥土壤,对化肥减量增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作物单产和农产品的质量。“紫云英不仅是极具观赏性的花卉,同时也是常见的绿肥作物,将其翻压入田,不仅能够培肥地力,还能大量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县农技专家说道。
近年来,新铺镇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推广“紫云英+水稻”轮作模式,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秋冬种植一线,推广种植千余亩紫云英,既有效降低了化肥用量、种植成本,又提升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成为助力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绿色发展的好路子。